
1. 概述
- 植物學名:Gypsophila paniculata
- 別名:洋繡球、絲石竹
- 科屬:石竹科滿天星屬
- 原產(chǎn)地:歐洲和亞洲西部
- 特點: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小而密集,呈圓錐狀或傘房狀,顏色多為白色、粉色或淡紫色,常用于切花和干花制作。
2. 生長環(huán)境要求
- 溫度:喜溫暖氣候,最適生長溫度為15-25℃。
- 光照:需充足陽光,但夏季高溫時應(yīng)適當遮陰。
- 土壤:喜排水良好、肥沃的石灰質(zhì)土壤,pH值6.0-7.5。
- 水分:耐旱,但生長期間需保持土壤濕潤。
3. 種植技術(shù)
- 繁殖方法
- 播種:春季或秋季進行,種子需細小,覆土不宜過厚。
- 扦插:春季或夏季進行,選用半木質(zhì)化枝條,插入沙床或珍珠巖中。
- 定植
- 時間:春季或秋季。
- 株行距:30cm × 40cm。
- 深度:根頸與地面平齊。
- 管理措施
- 施肥:生長期每月施用一次復(fù)合肥,開花前增施磷鉀肥。
- 修剪:花后及時剪除殘花,促進新芽萌發(fā)。
- 病蟲害防治:主要病害有白粉病、銹病,主要蟲害有蚜蟲、紅蜘蛛,定期噴灑殺菌劑和殺蟲劑。
4. 收獲與加工
- 收獲時間:花序開放至70%-80%時。
- 采收方法:清晨或傍晚,用剪刀從基部剪下花莖。
- 加工處理
- 切花:立即放入清水中,去除多余葉片,修剪根部,包裝出售。
- 干花:將花序倒掛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,或使用干燥劑快速脫水。
5. 經(jīng)濟效益
- 市場需求:滿天星作為切花和干花材料,市場需求量大,尤其在婚禮、慶典等場合廣泛使用。
- 種植成本:主要包括土地租金、種苗費用、肥料、農(nóng)藥、人工等。
- 收益分析:一般情況下,每畝年產(chǎn)量可達1000-1500束,市場價每束10-20元,扣除成本后每畝凈利潤約為5000-8000元。
6. 注意事項
- 輪作:避免連作,可與豆科作物輪作,減少病蟲害發(fā)生。
- 灌溉:避免積水,雨季注意排水。
- 觀察:定期檢查植株生長情況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處理問題。
通過以上詳細的介紹,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大面積種植滿天星的技術(shù)和管理要點,從而實現(xiàn)高效、高產(chǎn)的目標。
品名:滿天星種子
高度:約30-80cm
花色:混色,單色
花期:6-8月份
播種量:4-6斤/畝
播種期:無霜期、十度以上
適播地:適宜在疏松肥沃的沙質(zhì)土壤中生存,多長于河岸的草地,沙丘,山坡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