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地丁與紫花地丁的區(qū)別
地丁(學名:Viola philippica)和紫花地丁(學名:Viola yedoensis)雖然同屬堇菜科堇菜屬植物,但它們在形態(tài)特征、分布區(qū)域、藥用價值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。以下是它們的詳細對比:
1. 形態(tài)特征
-
地丁
- 植株:多年生草本,高約5-20厘米。
- 葉片:基生葉心臟形或腎形,邊緣有鈍齒。
- 花朵:花小,淡紫色或白色,花瓣5片,上部花瓣有紫色條紋。
- 果實:蒴果,成熟時裂開,種子多數(shù)。
-
紫花地丁
- 植株:多年生草本,高約10-30厘米。
- 葉片:基生葉心臟形,邊緣有鋸齒。
- 花朵:花較大,深紫色,花瓣5片,上部花瓣有深紫色條紋。
- 果實:蒴果,成熟時裂開,種子多數(shù)。
2. 分布區(qū)域
-
地丁
- 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,如中國、日本、朝鮮半島等地。
- 在中國的分布廣泛,常見于田野、路旁、山坡等濕潤環(huán)境。
-
紫花地丁
- 主要分布在東亞地區(qū),如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等。
- 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東北、華北、華東等地,多生長在林下、草叢中。
3. 藥用價值
-
地丁
- 性味:苦、辛,寒。
- 歸經:歸心、肝、肺經。
- 功效: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,利尿通淋。
- 應用:用于治療感冒發(fā)熱、咽喉腫痛、癰腫瘡毒、濕疹、痢疾等。
-
紫花地丁
- 性味:苦、辛,寒。
- 歸經:歸心、肝、肺經。
- 功效: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,消腫散結。
- 應用:用于治療癰腫瘡毒、咽喉腫痛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等。
4. 生長習性
-
地丁
- 喜陰濕環(huán)境,耐寒性強。
- 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以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。
-
紫花地丁
- 喜陰濕環(huán)境,耐寒性強。
- 對土壤要求較高,喜肥沃、濕潤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5. 觀賞價值
-
地丁
- 花色淡雅,適合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栽觀賞。
- 常見于公園、庭院等景觀設計中。
-
紫花地丁
- 花色鮮艷,觀賞價值較高。
- 適合作為地被植物或花壇邊緣植物,增加園林色彩。
總結
地丁和紫花地丁在形態(tài)特征、分布區(qū)域、藥用價值、生長習性和觀賞價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。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更好地識別和利用這兩種植物。
品名:紫花地丁種子
高度:約20-45cm
花色:混色,單色
花期:6-10月份
播種量:4-6斤/畝
播種期:無霜期、十度以上
適播地:排水良好,土地肥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