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和馬唐草相似的草——七星草
七星草(學(xué)名:Ammannia baccifera),又稱為水馬唐、紅花地丁等,在某些地區(qū)也被誤認(rèn)為是馬唐草的一種。實際上七星草與馬唐草(Digitaria sanguinalis)屬于不同科屬植物,它們在形態(tài)上有一些相似之處,但也存在明顯差異。
1. 基本特征對比
-
馬唐草:
- 科屬:禾本科馬唐屬。
- 形態(tài):一年生草本,莖直立或斜升,高20-100厘米;葉片線形,長5-30厘米,寬2-8毫米;穗狀花序,小穗排列成兩行。
- 生境:廣泛分布于全球溫帶和熱帶地區(qū),常見于農(nóng)田、荒地、路邊等。
- 用途:可用作飼料,但通常被視為雜草。
-
七星草:
- 科屬:千屈菜科水馬唐屬。
- 形態(tài):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10-60厘米;莖四棱形,分枝多;葉對生,卵形至橢圓形,長1-3厘米,寬0.5-1.5厘米;花序為聚傘花序,花小,紅色或紫紅色。
- 生境:主要分布于亞洲、非洲和澳大利亞的濕地、溝渠、稻田等。
- 用途:傳統(tǒng)上用于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。
2. 形態(tài)上的相似點與區(qū)別
-
相似點:
- 兩者均為草本植物,生長迅速,適應(yīng)性強。
- 均有較強的耐濕性,能在潮濕環(huán)境中生長。
-
區(qū)別點:
- 莖部:馬唐草的莖為圓柱形,而七星草的莖為四棱形。
- 葉子:馬唐草的葉子較長且狹窄,呈線形;七星草的葉子較短且寬,呈卵形至橢圓形。
- 花序:馬唐草的花序為穗狀,小穗排列成兩行;七星草的花序為聚傘花序,花小且顏色鮮艷。
- 顏色:馬唐草的花序為綠色或黃綠色,而七星草的花為紅色或紫紅色。
3. 生態(tài)習(xí)性與分布
-
馬唐草:
- 分布廣泛,適應(yīng)性強,耐旱、耐貧瘠,常作為雜草出現(xiàn)在農(nóng)田、荒地、路邊等。
- 對土壤要求不高,能適應(yīng)多種土壤類型。
-
七星草:
- 主要分布在濕地、溝渠、稻田等濕潤環(huán)境中。
- 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,對土壤要求較高,適宜在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。
4. 用途與價值
-
馬唐草:
- 主要用作牧草,也可作為綠肥。
- 但在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中常被視為有害雜草,需要進行防除。
-
七星草:
- 傳統(tǒng)上用于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。
- 在一些地區(qū)被用作觀賞植物,因其鮮艷的花朵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。
總結(jié)
雖然七星草和馬唐草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,但它們在形態(tài)、生態(tài)習(xí)性和用途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更好地識別和利用這兩種植物。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!
上圖和下圖來自張掖市人民政府畜牧局
養(yǎng)馬常用的牧草還推薦以下這些品種:
1.菊苣
2.魯梅克斯
3.玉米草
4.紫花苜蓿
5.紫花苕
6.黑麥草
7.高羊茅
8.早熟禾
9.大麥
10.燕麥
11.甜高粱
12.鴨茅
13.高丹草
14.蘇丹草
15.松香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