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菊花,學(xué)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(多為園藝品種),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它以黃色花瓣著稱,花色從淡黃到金黃不等,是秋季觀賞的主要花卉之一。
1. 生物學(xué)特性
- 植株形態(tài):黃菊花的植株高度一般在30-150厘米之間,分枝較多,莖直立或斜升。
- 葉片:葉互生,羽狀深裂或淺裂,邊緣有鋸齒,葉面綠色,背面灰綠色。
- 花朵:花頭單生或聚傘狀排列,舌狀花黃色,管狀花黃色或橙黃色,花徑通常在5-15厘米之間。
- 花期:秋季開花,具體時間因品種和環(huán)境條件而異,一般在9月至11月。
2. 品種分類
- 大花型:如‘金盞’、‘黃鶴樓’等,花徑較大,花瓣寬厚,色彩鮮艷。
- 中花型:如‘黃金甲’、‘金絲雀’等,花徑適中,形態(tài)優(yōu)雅。
- 小花型:如‘小黃鶯’、‘黃珍珠’等,花徑較小,但數(shù)量眾多,形成密集的花序。
- 特殊型:如‘龍須黃’、‘黃蝴蝶’等,具有獨特的花瓣形態(tài),如龍須狀或蝴蝶狀。
3. 栽培要點
- 土壤:喜歡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pH值在6.0-7.0之間。
- 光照:喜光,但也能耐半陰,充足的陽光有助于花色更加鮮艷。
- 水分: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,避免過度澆水導(dǎo)致根部腐爛。
- 溫度:適宜生長溫度為15-25℃,耐寒性較強,但極端低溫會影響生長。
- 施肥:生長期每月施一次復(fù)合肥,花期前增施磷鉀肥,促進花芽分化。
4. 病蟲害防治
- 常見病害:白粉病、黑斑病、灰霉病等,可使用多菌靈、百菌清等藥劑進行防治。
- 常見蟲害:蚜蟲、紅蜘蛛、白粉虱等,可用吡蟲啉、阿維菌素等藥劑噴灑。
5. 文化意義
- 象征意義: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黃菊花常被視為高潔、長壽、吉祥的象征,常用于慶祝重陽節(jié)和敬老活動。
- 詩詞歌賦:許多文人墨客都曾以黃菊花為題材創(chuàng)作詩歌,如唐代詩人杜甫的《九日藍田崔氏莊》中有“明年此會知誰健?醉把茱萸仔細看”之句。
6. 應(yīng)用價值
- 觀賞價值:廣泛用于園林綠化、花壇布置、盆栽觀賞等。
- 經(jīng)濟價值:切花市場中的重要品種,也可用于制作干花、花茶等。
- 藥用價值:具有清熱解毒、平肝明目的功效,可用于治療感冒、頭痛、目赤腫痛等癥狀。
結(jié)語
黃菊花以其美麗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無論是作為觀賞植物還是藥用植物,黃菊花都有著重要的價值。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這一美麗的花卉。
品名:黃菊花種子
高度:約20~45cm
花色:單色
花期:5-10月份
播種量:4-5斤/畝
播種期:無霜期,10度以上
適播地:全天日照時間較為長的地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