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荷花的別名
荷花,又名蓮花,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。在中國文化中,它不僅象征著純潔與高雅,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和美好寓意。以下為荷花的部分別名:
- 芙蕖:最早見于《詩經(jīng)》,“山有扶蘇,隰有荷華”中的“荷華”即指芙蕖。
- 菡萏:特指未開的荷花,《楚辭·九歌·湘夫人》中有“采薜荔兮水中,搴芙蓉兮木末”之句,“芙蓉”即指荷花,而“搴芙蓉”則是指采摘未開放的荷花。
- 水芙蓉:因生長于水中,且花形似陸地上的芙蓉(木芙蓉),故得此名。
- 水芝: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蓮,一名荷,一名芙蓉,一名水芝。”
- 玉環(huán):源于唐代詩人王維《相思》詩中“愿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”,將荷花比作女子之美的代稱。
- 君子花:宋代周敦頤在《愛蓮說》中贊美荷花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,賦予其君子之德。
- 青蓮:李白《贈江夏韋太守良宰》中有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”,形容荷花自然之美。
- 紅衣翠蓋:形象地描述了荷花紅花綠葉的特點。
- 碧波仙子:比喻荷花如同仙子般美麗脫俗,飄逸于碧波之上。
- 凌波仙子:源自曹植《洛神賦》中對洛神的描繪,“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;榮曜秋菊,華茂春松”,后世常用以形容荷花的超凡脫俗。
這些別名不僅反映了古人對荷花外貌特征的觀察,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審美情趣。每一名稱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典故,使得荷花成為了中華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。
品名:荷花苗
株高:80~150公分
生長期:3~9月
觀賞期:夏季
栽植期:春、夏、秋、冬
特點:花期長花量大,文化寓意深厚,耐移栽成活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