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棗樹冬季形態(tài)
棗樹(學(xué)名:Ziziphus jujuba),在冬季進入休眠期,其形態(tài)特征和生長環(huán)境會發(fā)生顯著變化。以下是對棗樹冬季形態(tài)的詳細介紹:
1. 樹干與枝條
- 樹皮:棗樹的樹皮呈灰褐色,表面有縱向裂紋,較為粗糙。
- 枝條:枝條多為灰褐色,部分新梢可能仍保留綠色。老枝條較為粗壯,新生枝條則較為細長。
2. 葉片
- 落葉:棗樹是落葉喬木,秋季葉片逐漸變黃并最終脫落,冬季時樹上基本無葉。
- 葉痕:落葉后,枝條上會留下明顯的葉痕,呈橢圓形或圓形,排列有序。
3. 花芽與葉芽
- 花芽:冬季時,花芽已經(jīng)形成,但被緊密包裹在鱗片中,不易觀察到。
- 葉芽:葉芽也已形成,位于枝條的頂端或側(cè)枝上,通常呈圓錐形或卵圓形,外被鱗片保護。
4. 果實
- 果實狀態(tài):秋季成熟的棗果在冬季基本已經(jīng)采摘完畢,未采摘的果實可能會自然掉落或干枯在樹上。
- 殘留物:部分枝條上可能仍有少量干癟的果實或果柄。
5. 根系
- 根系活動:冬季根系活動減弱,但仍進行微弱的呼吸作用,以維持樹體的基本生命活動。
- 根部保護:根部可能覆蓋有落葉、雜草或其他有機物,起到保溫和保濕的作用。
6. 生長環(huán)境
- 溫度:棗樹耐寒性強,能適應(yīng)較低的溫度,但在極端低溫下仍需采取防寒措施。
- 土壤:冬季土壤濕度較低,應(yīng)保持適當(dāng)?shù)臐駶櫠?,避免過度干燥。
- 光照:冬季光照較弱,但對棗樹的影響不大,因為此時樹木處于休眠狀態(tài)。
7. 病蟲害防治
- 病害:冬季是防治病害的好時機,可以清除樹干上的病斑和枯枝,減少來年病害的發(fā)生。
- 蟲害:部分蟲害會在樹皮裂縫或土壤中越冬,可采取物理或化學(xué)方法進行防治。
8. 管理措施
- 修剪:冬季是修剪的最佳時期,可以去除枯枝、病枝和過密的枝條,促進通風(fēng)透光。
- 施肥:適量施用有機肥,補充樹體所需的養(yǎng)分,為來年的生長打下基礎(chǔ)。
- 防寒:對于幼樹或新栽植的棗樹,可采取覆蓋稻草、塑料薄膜等措施進行防寒。
總結(jié)
棗樹在冬季進入休眠期,樹干和枝條呈現(xiàn)灰褐色,葉片完全脫落,花芽和葉芽被鱗片保護,果實基本采摘完畢。通過合理的管理措施,如修剪、施肥和防寒,可以確保棗樹安全度過冬季,為來年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(chǔ)。
品名:棗樹
株高:5~20m
栽植期:春、秋冬
生長期:4-10月
特點:生長快,適應(yīng)性強,
供應(yīng)規(guī)格:5~20公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