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象草種植規(guī)格與技術
象草(Pennisetum purpureum),又名紫狼尾草、高粱草等,是一種多年生熱帶和亞熱帶牧草。因其生長迅速、產(chǎn)量高、營養(yǎng)價值好而被廣泛用于畜牧業(yè)。以下是象草的種植規(guī)格和技術要點,為了便于閱讀,原表格信息已轉換為列表形式:
1. 土壤選擇
- 土壤類型:象草對土壤適應性強,但以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壤土最為適宜。
- pH值:pH值在6.0~7.5之間為佳。
2. 播種時間
- 春季播種:3月至4月,氣溫穩(wěn)定在15℃以上時進行。
- 秋季播種:9月至10月,南方地區(qū)可選擇此時期播種。
3. 種植方式
- 直播:直接將種子撒播于田間,適用于大面積種植。
- 育苗移栽:先在苗床上育苗,待幼苗長至10cm左右時移栽到大田中,適用于小面積精細管理。
4. 播種量
- 直播:每畝用種量約為1.5kg。
- 育苗移栽:每畝需準備約1000株健壯幼苗。
5. 行距與株距
- 行距:40cm~60cm。
- 株距:30cm~40cm。
6. 施肥管理
- 基肥:播種前每畝施用有機肥1000kg~1500kg,復合肥30kg~50kg。
- 追肥:每次刈割后及時追施尿素10kg~15kg/畝,促進再生長。
7. 灌溉與排水
- 灌溉:保持土壤濕潤,特別是在干旱季節(jié)需定期澆水。
- 排水:雨季注意及時排除積水,避免根部腐爛。
8. 病蟲害防治
- 主要病害:葉斑病、銹病等,可用多菌靈、百菌清等藥劑防治。
- 主要蟲害:蚜蟲、草地貪夜蛾等,可用吡蟲啉、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噴霧防治。
9. 收獲與利用
- 首次刈割:播種后40天左右,當植株高度達到80cm~100cm時進行首次刈割。
- 刈割頻率:每隔30天左右刈割一次,全年可刈割4~6次。
- 留茬高度:每次刈割后保留15cm~20cm的莖稈,利于下次快速生長。
10. 注意事項
- 防除雜草:前期生長較慢,應注意清除雜草,以免影響象草生長。
- 合理輪作:連續(xù)多年種植同一地塊易導致土壤養(yǎng)分失衡,建議實行輪作制度。
- 適時刈割:過早或過晚刈割都會影響產(chǎn)量和品質,應根據(jù)實際情況靈活調整。
通過上述種植規(guī)格和技術要點的指導,可以有效提高象草的產(chǎn)量和質量,滿足畜牧業(yè)發(fā)展的需求。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!
品名:甜象草種節(jié)
畝用量:4000-5000節(jié)
畝產(chǎn)量:5000-8000kg
播種期:十度以上
割草期:播種后6-8周后,可開始第一次刈割
適播地:我國南方地區(qū)種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