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象草最佳收割水分
象草(Pennisetum purpureum)是一種高產(chǎn)、耐旱的多年生熱帶牧草,廣泛用于畜牧業(yè)。其生長迅速,適應性強,但為了保證其營養(yǎng)價值和加工利用效率,收割時的水分含量至關重要。以下是對象草最佳收割水分的詳細介紹:
1. 收割時間的選擇
- 生長期:象草的最佳收割時間通常在開花前,此時植株營養(yǎng)成分最高,干物質(zhì)含量適中。
- 株高:一般建議在株高達到1.5-2.0米時進行收割,此時葉片多且質(zhì)地柔軟,營養(yǎng)價值較高。
2. 水分含量的重要性
- 影響營養(yǎng)價值:過高或過低的水分含量都會影響象草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水分過高會導致發(fā)酵不良,產(chǎn)生霉變;水分過低則會降低消化率。
- 加工與儲存:適宜的水分含量有助于加工和儲存,減少損失,延長保存時間。
3. 最佳水分含量范圍
- 鮮草:收割時的鮮草水分含量應在65%-75%之間。
- 青貯:用于青貯的象草水分含量應控制在60%-70%之間。
- 干草:用于制作干草的象草水分含量應降至15%-20%。
4. 測定方法
- 手測法:將象草握成一團,松開后能保持形狀但不滴水,說明水分含量適中。
- 儀器測定:使用水分測定儀或烘箱法進行精確測定。
5. 影響因素
- 天氣條件:晴朗干燥的天氣有利于降低水分含量,陰雨天氣則相反。
- 土壤類型:沙質(zhì)土壤排水良好,水分含量較低;黏質(zhì)土壤保水能力強,水分含量較高。
- 灌溉管理:合理灌溉可以調(diào)節(jié)土壤濕度,從而影響象草的水分含量。
6. 實踐建議
- 適時收割:根據(jù)象草的生長情況和天氣預報,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收割。
- 及時處理:收割后應及時進行晾曬或青貯處理,避免水分過高導致腐敗。
- 監(jiān)測水分:定期監(jiān)測象草的水分含量,確保其在最佳范圍內(nèi)。
列表形式
| 項目 | 詳細內(nèi)容 |
| --- | --- |
| 收割時間選擇 | 生長期:開花前;株高:1.5-2.0米 |
| 水分含量的重要性 | 影響營養(yǎng)價值;加工與儲存 |
| 最佳水分含量范圍 | 鮮草:65%-75%;青貯:60%-70%;干草:15%-20% |
| 測定方法 | 手測法;儀器測定 |
| 影響因素 | 天氣條件;土壤類型;灌溉管理 |
| 實踐建議 | 適時收割;及時處理;監(jiān)測水分 |
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!
品名:甜象草種節(jié)
畝用量:4000-5000節(jié)
畝產(chǎn)量:5000-8000kg
播種期:十度以上
割草期:播種后6-8周后,可開始第一次刈割
適播地:我國南方地區(qū)種植